聯系方式
從成本角度,談談前分類和后分類。
前分類的成本,對于居民來說,有垃圾桶或垃圾袋、垃圾分類處理的時間、生活便利程度。
可重復利用的垃圾桶屬于一次性投入,可忽略不計;關于垃圾袋的使用可能是一個問題,我們必須提倡使用可多次利用的垃圾桶,否則塑料垃圾袋的使用數量反而增加了,會產生更多的塑料垃圾。
垃圾分類的時間,每個人都需要一些時間來做,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。這個時間原用來休息、娛樂、學習或工作。習慣后,時間成本會逐漸降低,但需要有一個過程。
生活便利程度。從每次扔一袋垃圾,變成每次扔兩袋垃圾,對于喜歡順路扔垃圾的人可能會產生一些不便,因為兩袋垃圾很可能需要兩只手,一手拿包、一手拿垃圾的情形就不存在了。
另外,有些小區規定要按時間投放垃圾,因為需要有人看管垃圾扔得對不對,但看管的人不是一天中的每個時間都在。這個方式方法給人們生活帶來很多不便——按時投放垃圾,對垃圾桶的承載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,相當于人為瞬時提高垃圾桶的“流量”,對硬件(桶的大小、投放方式)、運營(垃圾清運)要求非常高,相當于淘寶剛上線還沒穩定運營就搞“雙十一”,服務器很可能就崩了。還有個問題,其他時間,看管的人不在,垃圾桶鎖著——人們拿著垃圾出來,桶鎖著,看管的人不在,那么人們怎么處理?他會把垃圾拿回家嗎?沒人看著,大部分就放在桶旁了——后面還需要有人處理,而且還影響小區環境衛生。筆者認為按時扔垃圾這個情況,需要改進。
無論垃圾是前分類還是后分類,總歸要分類(除非技術進步到不需要人工分類,機器自動處理),需要綜合考慮環境治理、經濟發展、技術進步和生活便利等多方面因素。筆者認為,居民垃圾分類是一個漸進的過程,習慣不是一天養成,一蹴而就難度大。同時,還要意識到,對于垃圾處理這個問題,不僅要分類,而且還要注意鏈條的兩端——減少垃圾的產生,提高垃圾處理效率。
上一條:垃圾桶的布局也需要考慮到游客的活動區域和交通路徑
下一條:沒有啦! |
返回列表 |